2025-08-08
分享到
当一款羽绒服被当做潮流单品,抢购一空,甚至在一年后仍被消费者心心挂念,——这个诞生于1976年的国货品牌,不仅成了纺织服饰行业焕新升级的“参照”,也构建起了一个品牌与市场、消费者同频共振的“样本”。
为何能够穿越行业周期?中国何以成为“世界羽绒服”?中国品牌如何建设“生命长度”,拓宽价值高度?
8月2日至4日,以“新质生产力:新智造新消费新生态”为主题的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在哈尔滨举行。波司登创始人、波司登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高德康出席。在新华网的专访中,他从城市与品牌合作、时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与企业决策融合共生等方面,阐述了波司登的蜕变之旅。
去年的哈尔滨,除了处处展现温情的“服务”让奔赴者暖心之外,“冰城”之上,“尔滨×波司登”联名羽绒服带来的温暖呵护,也让旅者久久难忘。
得益于基础设施的完善、产品和赛事供给的丰富以及市场参与度热情的提高,在我国已经迈入新发展阶段。《大众冰雪消费市场研究报告(2023—2024冰雪季)》显示,2023—2024冰雪季消费规模超过1500亿元,72.73%参与冰雪运动的居民有消费支出。
在高德康看来,“”与各大产业的结合,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和消费升级的重要引擎,也为中国品牌提供了差异化竞争赛道。
“在国家大力发展冰雪经济的背景下,波司登和哈尔滨达成战略合作,推出了‘尔滨×波司登’联名系列,深度融入冰雪经济产业链,开创了城市与品牌合作的新模式。”高德康介绍。
“冰城”与“羽绒”的互动、城市与品牌的耦合,为波司登产品创新带来了新的机会。而对品牌引领、品类经营、渠道运营、客户体验等的落实落地,让波司登能够将机会转化为价值沉淀。
以品类创新为例,高德康介绍,“我们开发了极地极寒系列、叠变轻薄羽、机能教父联名、泡芙系列等,拓展单壳冲锋衣、防晒服等功能性外套,深挖品类价值,拓宽品类边界,充分挖掘市场增量。比如去年我们重点关注发力户外赛道,以极地极寒系列牵引整个大户外系列获得了较好的增长。”
“冰雪产业需要专业科技与人文温度的双重支撑。”高德康说,企业应以品牌建设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奋力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攀登。
财报数据显示,波司登2024/25财年申报专利466项,授权专利527项,截至2025年3月31日累计专利达1498项,科技实力铸牢了波司登“羽绒服专家”形象。
与时代接轨,与消费者同行;以品质为本,以技术为基,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下,波司登用“冰雪经济”撬动了新机遇,成功穿越行业周期。高德康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依托哈尔滨的冰雪资源和消费市场,开展针对性的产品研发和创新,努力打造更多高品质、高科技的羽绒服产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各个部门与企业、行业协同之下,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如果说企业的商业价值是建立在市场洞察敏锐度、决策的准确度以及对趋势的审时度势,那么企业的社会价值则是建构在整个集团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认知、责任担当与协同共生之上。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高德康在总结波司登可持续发展理念时表示,新质生产力浪潮下,ESG正在从“合规要求”升华为“战略自觉”,中国企业正突破传统“成本中心”的认知局限,将其转化为价值创造的“第二曲线”。“波司登认识到,可持续时尚不是企业发展的选择题,而是必答题。”高德康说。
“去年我们发布了‘以消费者为导向,引领可持续时尚’的ESG战略愿景,设定了‘2038年前实现运营环节净零排放’的目标,我们将逐步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企业经营全过程和更多的利益相关方,聚焦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两个关键环节持续努力。”
目前,波司登针对环保原料、绿色设计、智能制造、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绿色物流与仓储、废物管理以及包装材料的控制等环节,推进碳排放量化和碳目标考核,打造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逐步实现绿色管理全覆盖。
同时,集团还通过数字化变革,协同产业链上下游,打造小单快反的柔性敏捷供应模式,有效控制库存,避免生产浪费,实现生产环节大幅减碳。
“可持续时尚的本质,是科技向新、商业向善。”高德康说,“我们将继续推动ESG建设走深走实,积极履行示范引领责任,以双碳目标为牵引,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探索实践低碳生产模式和绿色消费模式,将可持续的理念向价值链延伸,促进整个时尚行业共创可持续未来。”
自1976年创立以来,波司登以羽绒服领域作为深耕锚点,持续强化品牌优势,连续30年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面对日新月异的消费市场,波司登不断调整市场战略,满足消费者新需求。高德康介绍,目前,波司登明确“聚焦羽绒服主航道,聚焦时尚功能科技服饰主赛道”的“双聚焦”战略方向,优化业务布局,打造品牌矩阵,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品质化、多元化的需求。
2024/25财年财报显示,波司登集团收入提升11.6%至约人民币259.02亿元,实现了稳中有进的发展目标,营收和净利润连续8年创同期历史新高。
波司登作为国货品牌崛起的代表之一,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跨越,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市场环境的开放、中国产业体系完备、以及品牌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品牌在科技实力、创意设计、文化赋能等多重要素的加持下,跃然迈入世界中心,成为“世界品牌”的重要组成。
从荣登纽约、米兰、伦敦时装周,到升级波司登伦敦旗舰店,到在法国巴黎举办“融”概念秀和静态展,近年来波司登的身影频频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高德康介绍,在品牌建立之初便在全球68个国家和地区同步注册“波司登”国际商标。2007年,波司登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在走向全球资本市场和国际化发展上取得重要突破。
2012年伦敦奥运会前夕,波司登投资3500万英镑在伦敦开设旗舰店,成为品牌链接国际国内市场的桥梁。2018年以来,不断强化国际高势能资源的整合和品牌国际化,开展多种方式的品牌全球推广,向全球展现中国品牌的专业实力和时尚创意。
“品牌国际化绝不是简单的产品输出或者渠道拓展,而是涉及品牌影响力、人才、资本、产能、市场等多种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和优化配置。中国企业出海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在战略定位、品牌建设、技术创新、本地化运营等多方面持续发力。”高德康如是说。
中国经济的稳健增长,文化自信的日益增强,科技创新的飞速发展,国际影响力的持续攀升,为中国品牌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未来,波司登不只要做中国品牌,更要做世界品牌。”高德康说,“我们将紧跟国家和时代发展的步伐,有品牌强国、产业报国的高站位和格局,借国运之势,发品牌之光,从中国第一迈向‘全球领先’,书写‘世界羽绒服、中国波司登、引领新潮流’的发展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