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7
分享到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于7月26日在上海启幕,本次大会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聚焦AI基础设施、科学智能、智能终端等10大重点板块,集中展示3000余项人工智能科技产品,全方位呈现AI技术前沿、产业趋势的最新实践成果。
在AI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这场盛会不仅揭示技术演进的新方向,更标志着人工智能发展范式的历史性转折——从实验室参数竞赛迈向产业深度融合,从单点技术突破转向系统性生态重构。此外,大会还吸引了众多有前瞻性的耐心资本聚焦。
作为科技投资领域的深度研究者、布局者,诺安基金科技组本次也前往大会进行一线探访,亲历AI科技发展,在前沿产品中洞察行业发展方向。
在人工智能大会现场,未来科技生活场景就在眼前。机器人现场表演写书法、舞龙、击鼓,甚至卖起了美食;AI疗愈、沉浸游戏,各类体验层出不穷。此外,还有传统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展区,让AI遇见非遗,让传统文化在科技赋能下焕发新生。
值得一提的是,诺安基金3月份就曾发布过公募基金行业首份中国科技投资全景式报告《中国科技 —— 敢!2025年诺安科技投资报告》,聚焦奇点时刻下中国科技投资的新机遇。
如报告预测,AI智能领域始终是市场的焦点,多家AI领域公司发布人工智能相关新品,例如聚焦工业制造与物流落地的智能机器人,走向生活场景的消费级AR眼镜、情感陪伴AI宠物等产品。
从经济发展和行业变革角度出发,诺安科技组基金经理左少逸认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点在于可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创造新市场与商业模式以及优化资源配置。
“AI算力基建、人形机器人、医疗AI垂直深化、Agent生态及AI智能终端等细分领域将是人工智能的重要赛道。”左少逸认为,未来5年可能AI技术突破,2025年,生成式AI在企业级工作流渗透率超30%,2028年人形机器人成本或可降至2万美元。
本次展会上,国产AI技术突破成为最大亮点。国产算力核心公司展示AI技术全景,从底层创新到全场景落地,彰显AI领导力。
在左少逸看来,国内算力生态的扩张对国内AI产业链(从芯片到应用)产生的是结构性重塑影响,其核心在于通过技术自主、生态协同和标准引领,推动中国AI产业从“碎片化”走向“体系化”,同时加速自主可控进程。
在参观AI算力基础设施企业时,诺安基金研究部总经理邓心怡表示,云计算风口来临时,有三个隐性信号。一是基础设施开始标准化,二是中小企业能用得起,三是出现不用不行的场景。如今,观察大模型+垂直行业,当这三个隐性信号同样出现,行业认知度提升,资本自然就会“涌”进来。
在聊到给科技公司“打分”的问题,她认为,单纯的“技术牛”不能是唯一的打分项,还需要考虑到技术的溢价性,溢价能力是技术不可替代性的最直观反映。
分开来看,一是客户使用技术后,是否有技术依赖性,是否愿意溢价购买某项技术,二是公司拥有独家技术。在行业里来说,建立起技术壁垒,即便是巨头也需要花时间追赶。
邓心怡表示,在硬科技领域,关键是能否洞察市场的痛点,若与客户的需求不匹配,哪怕技术再厉害,也是“拿着屠龙刀砍蚊子”。若在小场景可以进行技术验证,那这类公司会成为观察对象,因为从技术到商业化应用有十分清晰的路径,未来发展的潜力空间会比较大。
正如在《中国科技——敢!2025诺安基金科技投资报告》中提到,人工智能的觉醒如同一场浩浩荡荡的能源革命,不仅带来技术能力的跃升,更推动着人类文明进入全新纪元。如今,AI科技发展正在逐步进行验证。
正如邓心怡所认为的那样,中国科技正处于“战略赶超与自主创新并行”的关键阶段,人形机器人是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也是人工智能技术从虚拟现实走向物理世界交互的最重要终端载体。
一个直观的例子则是AI在现代医疗领域中的应用。例如,现代手术机器人能够实时分析手术过程中的数据,帮助外科医生做出更精准的决策。AI技术可以帮助外科医生进行全球范围内的手术,这种进步不仅提升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也为全球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诺安基金科技组基金经理唐晨表示,中国的手术机器人技术在紧跟国际潮流的同时,也不断进行自主创新。从裸眼3D技术到分体式机械臂构架,国产手术机器人系统在不断尝试区别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的新模式,并在中国的海量医疗市场中不断尝试,最终形成中国自主的手术机器人系统。
实际上,诺安基金在此前的科技报告发布会上就曾表示,中国以开源促创新,敢于秉持开放、共享和协作的开源精神,劈开技术垄断的坚冰。
在时代的浪潮中,中国企业始终是民族脊梁的生动写照,以坚实的步伐和创新的智慧,将“中国精神”熔铸于每一次突破与每一次担当。面对全球竞争与技术壁垒,中国科技企业展现出非凡的“敢”劲——敢想前人未想之蓝图,敢闯无人涉足之险境,敢拼核心技术
据了解,自诺安基金成立以来,截至2024年12月1日,累计为740家科技企业提供了IPO募资支持;截至2024年6月30日,旗下产品持有符合“新质生产力”特征企业发行的股票市值合计达278亿元人民币,深度支持科创企业发展,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让金融的温度与力量,切实转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