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真人·(中国)官方网站-AG成就平凡梦想

全球AMR仓储机器人第一股!我们和企业聊了聊-AG真人国际官网
i1pcban.jpg i1pcban.jpg

新闻资讯

全球AMR仓储机器人第一股!我们和企业聊了聊

2025-07-11 

分享到

  本次港股IPO,极智嘉计划发行1.4亿股H股,由于认购火爆最终发行1.614亿股H股,发行定价为每股16.80港元,共筹资27亿港元,创下迄今为止企业港股IPO募资规模的最高纪录,也是今年以来香港市场规模最大的非“A+H”科技企业IPO。

  极智嘉成立于2015年,海外业务占比高、毛利率维持高位、具备大规模多机调度能力,是这家自主移动(AMR)公司目前的显著特征。近日,极智嘉执行董事、首席技术官兼副总裁李洪波接受中国证券报专访,谈到公司成长十年走向上市的商业逻辑和路径选择。他表示,AMR仓储机器人只是极智嘉将机器人技术落地应用的第一个场景,未来将拓展至更多行业。

  祥峰投资是极智嘉的早期投资人,领投了极智嘉成立第二年时的A+轮融资。祥峰投资管理合伙人夏志进表示,当时机构正密切关注国内机器人与AI技术的落地应用机会,“我去考察了极智嘉在肇庆的一处仓库,隔壁仓库里就有其竞争对手的机器在运行。经过现场对比,我们认为极智嘉的产品在稳定性和速度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看完后基本就敲定了这笔投资。”

  AMR仓储机器人是机器人赛道最早有实际应用场景的领域。根据灼识咨询报告,AMR解决方案在仓储自动化领域的渗透率已从2020年的4.4%增至2024年的8.2%,预计在2029年将进一步攀升至20.2%。2024年至2029年,全球AMR解决方案市场预计以超33%的复合增长率增长至1621亿元。

  “仓储物流赛道痛点非常明确、受益群体规模非常大,我们本着技术高大上、功能接地气的标准,选择了这一赛道。”李洪波说。

  现代智能仓库需要成百上千台机器人在数万平方米的空间内高效协同运转。这意味着,多机器人协同调度能力和算法直接影响订单履约效率、吞吐极限和运营成本,是客户价值的核心技术支点。

  一是硬件层面。AMR仓储机器人类似于一台新能源车,集合了电池、电机、电控、安全等整套硬件技术,叠加四面墙之内的无人驾驶技术,使AMR机器人具备了弱具身智能的能力。据李洪波介绍,目前极智嘉机器人最快移动速度可达到每秒4.5米。

  二是软件层面。极智嘉的大模型能力,可以对仓库内所有机器人进行线路规划和调度,适配电商、零售、鞋服、医药等不同行业的物流服务场景。公开资料显示,第三方物流巨头UPS已单仓部署超千台极智嘉机器人;韩国电商巨头Coupang与极智嘉共同打造千台级机器人仓,提升仓库运营效率。“单一仓库,极智嘉目前能做到最大的机器人调度规模是超过2000台。”李洪波称。

  三是算法层面。极智嘉通过大数据和强化学习提升算法能力,以算法换效率,帮助物流服务降本增效。“我们通过学习,在接到订单后,会自动将高频货物及对应货架前移,同时把低频货物及货架实时后移。这种智能化系统能大幅缩短机器人的总体搬运距离,进而提升整体搬运效率。”李洪波表示。

  这三个维度,分别对应了机器人解决方案的机械效率、调度效率、算法效率。“尤其是后两者,边际成本可以做到零,由此产生的价值就非常大了。”李洪波说。

  公司成立第二年,极智嘉开始拓展海外市场。夏志进表示:“极智嘉先去日本,然后去新加坡,再到欧洲,公司发展越来越快,融资的节奏也水到渠成。我们也很支持极智嘉的出海战略,帮助其在新加坡拓展客户、搭建团队。”

  招股书显示,过去四年间,极智嘉营收规模逐步增长,毛利率明显提升,其中海外业务为公司毛利率带来支撑。

  2024年,极智嘉72%以上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其中包括63家财富500强企业,客户分布在欧美、亚太等40多个国家。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4.8%。

  锚定全球市场,是极智嘉选择港股上市的原因。李洪波看到科技企业赴港上市热潮,同时考虑到“港股是国际投资者投资中国市场的窗口”,决定赴港上市。

  夏志进认为,近年来,机器人领域涌现出许多创业公司,中国各行各业对机器人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让机器人产业“往前进了一步”,展现出中国创新的广阔应用前景。

  极智嘉招股书显示,目前全球有近7万台极智嘉机器人在世界各地的仓库中工作。

  李洪波认为,中国丰富的供应链场景、公司的全球销售网络布局,是极智嘉达到目前毛利率水平的原因。他谈到,过去十多年,我国电商行业飞速发展,为物流机器人带来丰富的供应链场景,且订单量弹性大,产品多样,“这样的需求场景在全球绝无仅有”,因此“在中国走通的物流机器人技术,在全球其他地方也能走通”。

  同时,全球化销售网络的布局使产品规模效应显现,降低了商业模式的边际成本。另外,“AMR商业模式把原来的单机器人作业的模式升级为一个机器人集群系统,系统的效率为它打开了更多想象空间。”李洪波表示。

  夏志进表示,“以前我们谈中国企业出海,更多是低成本的制造业优势,但事实上我们现在看到更多的企业,以产品品质、竞争力取胜。”

  不过,极智嘉仍未盈利。财务数据显示,在2022年、2023年、2024年,极智嘉的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15.67亿元、11.27亿元和8.32亿元,相应的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8.21亿元、4.58亿元和0.92亿元。2024年,公司经调整EBITDA亏损大幅收窄至0.25亿元,2024年经调整净亏损率降至3.8%,亏损日渐收窄。

  在谈及盈利拐点何时到来时,李洪波表示:“公司造血能力在持续增强,公司亏损正大幅收窄,有望很快迎来盈利的拐点。”

  夏志进认为,机器人在提升仓储物流运营效率、工作准确度上还有发挥空间。“电商的订单有高峰和低谷,很难靠人工去调节应对,机器人可以更轻松地处理订单的波动。”他说。

  祥峰投资十年前开始布局机器人赛道,近两年机器人行业迎来风口,但夏志进认为,行业仍有诸多蓝海。“未来随着机器人应用场景拓展,相信还会有新的早期投资机会。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或者机器人软件,机器人行业百花齐放,产业生态日益成熟,相信会有更多有意思的公司出现。”夏志进说。

  夏志进认为,未来随着具身智能大模型的进化,机器人硬件与人工智能大模型结合,会是行业下一步发展方向。创业者们需要把机器人的“大脑”做得更聪明。

  李洪波表示,极智嘉创业的初心是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公司。机器人硬件、软件和算法的技术,未来可以赋能各行各业。港股上市后,公司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三个方面:一是持续投入研发,二是继续拓展全球销售和服务网络,三是拓展机器人技术的更多应用场景。